學習數學,除了課堂上認真聽講之外,還應注意課外讀書。
那么選了課外書籍后又怎樣閱讀呢?
我認為應分如下四步進行: 一、瀏覽 先看扉頁上的書名、作者,然后看內容提要、目錄、或編者的話、結語等,以求對全書內容作大致的了解。
二、精讀 至少要讀兩遍,第一遍是從頭到尾逐字逐句地讀,對全書內容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
第二遍,對書中特別精彩的部分反復閱讀、理解,要懂得書中的基本概念,懂得每一章節的內涵,理解書中的名詞、術語、重要公式、定理的概念;
要搞清知識內容的來龍去脈及前后知識的邏輯聯系,使之連貫一氣,成為體系;
還要對原書內容加以深化和再創造,使死的知識變為活的動力,當書本的主人,不當書本的奴隸,最好還能讀出書中沒有的東西,從明見暗,從是見非,從含蓄中見真情,從理解思索中找規律、找發現。
三、摘抄 注意將書中精彩的部分、有用的知識,摘抄在自己的讀書筆記本上,這樣做,一是積累知識、資料,對今后的學習以至研究大有益處;
二可加深記憶,使讀過的書不易記憶;
三為使用方便,以后只要翻看讀書筆記,就能清晰地回想起書中的主要精神實質。
四、交流 如果幾個同學都讀同一本書,建議讀完后集中起來,暢所欲言,交流心得體會、意見、收獲、思想認識,通過取長補短,互相促進。
交流認識,就等于又把書的內容重新溫習了一遍,這對進一步加深對書中重點內容的記憶、理解將大有裨益。
以上是“如何學高一數學——課外篇”的詳細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