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龍膽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
根莖短,其上叢生多數細長的根,長可達30cm。
花莖單生,不分枝。
葉對生;
無柄
龍膽
;
下部葉成鱗片狀,基部合生,長5-10mm,中部和上部葉近革質,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7cm,寬0.7-3cm,先端急尖或長漸尖,基部心形或圓形,表面暗綠色,下面色淡,邊緣外卷,粗糙;
葉脈3-5條。
花多數,簇生枝頂和葉腋,無花梗;
每花下具2個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苞片,長2-2.5cm;
花萼鐘形,長2.5-3cm,先端5裂,常外反或開展,不整齊;
花冠筒狀鐘形,藍紫色,長4-5.5cm,有時喉部具多數黃綠色斑點,花冠先端5裂,裂片卵形,褶三角形;
雄蕊5,著生于花筒中部,花絲基部寬;
子房狹橢圓形或披外形,長1-1.4cm,子房柄長約1cm,花柱短,柱頭2裂。
蒴果內藏,長圓形,有柄。
種子多數,褐色,有光澤,具網紋,兩端具寬翅。
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條葉龍膽 本種與龍膽不同點在于:葉厚,近革質,無柄,上部葉線狀披針形至線形,基部鈍,邊緣微外卷。
花1-2朵;
花萼裂片線狀披針形,長于或等長于萼筒;
花冠裂片先端漸尖。
3.三花龍膽 本種與上2種不同點在于:中上部葉近革質,線狀披針形至線形,基部圓形。
花3朵,稀5朵;
花萼裂片狹三角形,短于萼筒;
花冠裂片先端鈍圓。
4.滇龍膽(堅龍膽)與前3種不同點在干:無蓮座葉叢,莖生葉多對,二型,下部葉2-4對,鱗片狀,中上部葉片卵狀長圓形、倒卵形或卵形,基部楔形,邊緣略外卷。
花多數,簇生枝頂呈頭狀,稀腋生,被包圍于最上部苞葉狀的葉叢中;
萼裂片不整齊,2枚大,倒卵狀長圓形,基部狹縮成爪;
雄蕊著生于冠筒下部。
種子黃褐色。
龍膽花最高不過四、五十厘米,大部份是矮小貼地叢生。
一株上有許多分枝,花生于枝上頂端,成古鐘形或漏斗形,有4~5個裂瓣,全緣的,也有細裂的成流海似的須。
花的顏色大部份是青綠色、藍色或淡青色,一般多為秋冬季開。
龍膽花在秋冬季一片枯黃的草叢中臨風開放,顯得分外樸實和幽靜,龍膽開花一片片一簇簇,臨風搖曳,顯出一種淡雅、素靜的美,因而成為著名的花卉。
麗江一種深藍色的龍膽被引種到英國皇家植物園時,轟動一時,被譽為19世紀引種最有價值的觀賞植物之一。
藥性論述
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
歸肝、膽經。
功效主治
清熱燥濕;
瀉肝定驚。
濕熱黃疸;
小便淋痛;
陰腫陰癢;
濕熱帶下;
肝膽實火之頭脹頭痛;
目赤腫痛;
耳聾耳腫;
脅痛口苦;
熱病驚風抽搐。
各家論述
1.《醫學啟源》:以柴胡為主,草龍膽為使,治眼疾中必用之藥也。
治黃目赤腫,睛脹,瘀肉高起,痛不可忍。
《主治秘訣》云:治下部風濕及濕熱,臍下至足腫痛,寒濕腳氣。
2.《綱目》:療咽喉痛,風熱盜汗。
相火寄在肝膽,有瀉無補,故龍膽之益肝膽之氣,正以其能瀉肝膽之邪熱也。
但大苦大寒,過服恐傷胃中生發之氣,反助火邪,亦久服黃連反從火化之義。
3.《本草經疏》:草龍膽味既大苦,性復大寒,純陰之藥也,雖能除實熱,胃虛血少之人不可輕試。
空腹餌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則下泄太甚故也。
4.《本草正》:龍膽草,乃足厥陰、少陽之正藥,大能瀉火,但引以佐使,則諸火皆治。
凡肝腎有余之火,皆其所宜。
5.《藥品化義》:膽草專瀉肝膽之火,主治目痛頸痛,兩脅疼痛,驚癇邪氣,小兒疳積,凡屬肝經熱邪為患,用之神妙。
其氣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濕熱,若囊癰、便毒、下疳,及小便澀滯,男子陽挺腫脹,或光亮出膿,或莖中癢痛,女人陰癃作痛,或發癢生瘡,以此入龍膽瀉肝湯治之,皆苦寒勝熱之力也。
亦能除胃熱,平蛔蟲,蓋蛔得苦即安耳。
6.《本草新編》:龍膽草,其功專于利水,消濕,除黃疸,其余治目、止痢、退腫、退熱,皆推廣之言也。
但此種過于分利,未免耗氣敗血,水去而血亦去,濕消而氣亦消,初起之水濕黃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濕黃疸,用之不可不緩,正未可全恃之為利水神丹,消濕除癉之靈藥也。
或謂龍膽草治濕熱,最利癉病,正濕熱之病也,然用龍膽草以治黃疸,多有不效者,何也?
黃疸實不止濕熱之一種也,有不熱而亦成黃疸者,非龍膽草所能治也。
尤膽草瀉濕中之熱,不能瀉不熱之濕也。
7.《醫學衷中參西錄》:龍膽草,味苦微酸,為胃家正藥。
其苦也,能降胃氣,堅胃質;
其酸也,能補益胃中酸汁,消化飲食。
凡胃熱氣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開胃進食。
微酸屬木,故又能入肝膽,滋肝血,益膽汁,降肝膽之熱使不上炎,舉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驚癇、眩暈,因肝膽有熱而致病者,皆能愈之。
其瀉肝膽實熱之力,數倍于芍藥,而以斂輯肝膽虛熱,固不如芍藥也。
8.《本草正義》:龍膽草,大苦大寒,與芩連同功,但《本經》稱其味澀,則其性能守而行之于內,故獨以治骨熱著;
余則清泄肝膽有余之火,疏通下焦濕熱之結,足以盡其能事;
而霉瘡之毒,疳痃之瘍,皆屬相火猖狂,非此等大苦大寒,不足以瀉其烈焰,是又疏泄下焦之余義矣。
9.《本經》: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續絕傷,定五臟,殺蠱毒。
10.《別錄》:除胃中伏熱,時氣溫熱,熱泄下利,去腸中小蟲,益肝膽氣,止驚惕。
11.《藥性論》:主小兒驚癇入心,壯熱骨熱,癰腫;
治時疾熱黃,口瘡。
12.《日華子本草》:治客忤,疳府氣,熱病狂語,瘡疥,明目,止煩。
13.《本草圖經》:古方治疸多用之。
14.《履巉巖本草》:治酒毒便血,腸風下血。
15.《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瘡疥毒腫。
16.《醫學入門》:治卒心痛,蟲攻心痛,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
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煎水洗;
或研末調搽。
用藥禁忌
脾胃虛弱作泄及無濕熱實火者忌服,勿空腹服用。
藥用鑒別
1.該品大苦,大寒,中藥苦味之中僅次于馬錢子,勝于黃連,居第二位,多用敗胃,且不易入口,應佐以甘草。
以調口味。
2.黃連、龍膽草皆為清熱瀉火要藥,黃連偏清心胃之火,龍膽偏瀉肝膽之火。
3.龍膽與黃柏皆能清下焦濕熱,但龍膽長于瀉肝膽實火,而黃柏主瀉相火而清虛熱。
藥材來源
來源考證
1.出自《本經》。
2.《本草圖經》:龍膽,宿根黃白色,下抽根十余本,類牛膝。
直上生苗,高尺余。
四月生葉,似柳葉而細。
莖如小竹枝。
七月開花如牽?;?,花作鈴鐸形,青碧色。
冬后結子。
苗便枯。
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根陰干。
浙中又有山龍膽草,味苦澀,取根細銼,取生姜自然汁浸一宿去其性,焙于,搗,水煎一錢匕,溫服之,治四肢疼痛。
采無時候,葉經霜雪不雕,此同類而別種也。
藥材基源
為龍膽科植物龍膽(Gentiana scapa Bge.)、條葉龍膽(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三花龍膽(Gentiana triflora Pall.)和滇龍膽(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根和根莖。
?。ㄇ叭N習稱“龍膽”,后一種習稱“堅龍膽”)
產地溯源
1.龍膽 分布于東北及內蒙古、河北、陜西、新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2.條葉龍膽 分布于東北及河北、山西、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3.三花龍膽 分布于東北及內蒙古、河北。
4.滇龍膽 分布于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
藥方選錄
方劑名稱 龍膽瀉肝湯
出處《醫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龍膽草(6克)黃芩(9克)山梔子(9克)澤瀉(12克)木通(9克)車前子(9克)當歸(8克)生地黃(20克) 柴胡(10克)生甘草(6克)
功用 瀉肝膽實火,清下焦濕熱。
主治 肝膽實火上擾,癥見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
或濕熱下注,癥見陰腫陰癢,筋痿陰汗,小便淋濁,婦女濕熱帶下等。
?。ū痉匠S糜陬B固性偏頭痛、頭部濕疹、高血壓、急性結膜炎、虹膜睫狀體炎、外耳道癤腫、鼻炎、急性黃疸性肝炎、急性膽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統炎癥、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陰炎、睪丸炎、腹股溝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帶狀皰疹等屬肝經實火、濕熱者。
?。?/p>
用法 作水劑煎服,根據病情輕重決定用藥劑量。
也可制成丸劑,每服6-9克,日二次,溫開水送下。
禁忌 本方藥物多為苦寒之性,內服每易有傷脾胃,故對脾胃虛寒和陰虛陽亢之證,或多服、久服皆非所宜。
藥理作用
龍膽
1.對消化道的影響 龍膽或龍膽苦甙能促進胃液和胃酸分泌,用龍膽苦甙給予造成胃瘺管的狗口服,能促進胃液分泌,并可使游離鹽酸增加,食欲增進。
而舌下涂抹或靜脈注射則無效,故認為龍膽苦甙可直接促進胃液分泌和使游離酸增加。
2.利膽和保肝作用 取健康及肝臟損害小白鼠,十二指腸給予50g/kg龍膽注射液或健康犬靜脈注射4.5g/kg,均能顯著增加膽汁流量。
從犬的膽汁分泌流量曲線可見在給藥5分鐘和20分鐘時出現兩個高峰。
龍膽苦甙對四氯化碳和D-氨基半乳糖(Galn)造成的小鼠肝臟急性損傷模型有保護作用,能減輕給藥組動物肝壞死和肝細胞病變程度,對抗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細胞糖元合成障礙。
龍膽注射液25g/kg皮下注射,對α-萘異硫氰酸所致小鼠實驗性黃疸模型(高膽紅素血癥和膽汁郁積),可明顯地降低血清膽紅素含量。
3.利尿作用 龍膽注射液10g/kg,耳靜脈注射,可使5只家兔由給藥前每30分鐘平均排尿量0.76ml增加至2.64ml(p<0.1),提示龍膽有明顯的利尿作用。
4.抗菌作用 試14種龍膽屬植物,其中7對根瘤細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根癌病土壤桿菌等有作用。
龍膽草水浸劑在試管內對石膏樣毛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試管法證明龍膽煎劑對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龍膽堿對小鼠中樞神經系統呈興奮作用,但較大劑量時則出現麻醉作用。
另有報道,龍膽堿25-200mg/kg腹腔注射或灌胃,有中樞抑制作用,能減少小鼠自發活動和定向反射,延長戊巴比妥鈉和水合氯醛的睡眠時間,降低體溫,松弛肌肉,以及降低士的寧的毒性等;
200-400mg/kg對小鼠有鎮靜作用,可降低小鼠的活動能力。
獐牙菜苦甙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鎮痛和鎮靜作用。
對腸及子宮平滑肌有解痙作用;
6.其他作用 大量服用時,可妨礙消化,時有頭痛,顏面潮紅,陷于昏眩。
曾用含龍膽(品種未注明)的化癌丹試用于小鼠艾氏腹水小癌,證明有抗腫瘤的作用。
龍膽酊大劑量對麻醉動物有降壓作用,并能抑制心臟,使心率減慢。
從G.lutea中提出的龍膽苦甙以瘧原蟲有較高的毒性用于瘧疾發熱及抗菌素甲醛實驗性關節炎腫等作用。
龍膽堿對貓有降壓作用,對大鼠甲醛實驗性關節炎腫有抗炎作用。
龍膽水提物對氯化苦所致小鼠遲發型變態反應有抑制作用。
6.毒性 龍膽堿小鼠灌胃的LD50為460mg/kg,皮下注射大于500mg/kg,靜脈注射為250-300mg/kg。
另有報道龍膽堿小鼠灌胃LD50為1.3g/kg。
化學成分
龍膽
1.龍膽 根含裂環烯醚萜甙類苦味成分:龍膽苦甙(gentiopicroside),當藥苦甙(swertiamarin),當藥甙(sweroside),苦龍膽酯甙(amarogentin),痕量苦當藥酯甙(amaroswerin);
苦甙總含量可高達7.33%,而龍膽苦甙含量可達6.34%。
生物堿:龍膽堿即秦艽堿甲(gentianine0.05%,龍膽黃堿(gentioflavine)。
2.條葉龍膽 根含裂環烯醚萜甙類苦味成分:龍膽苦甙,當藥苦甙,當藥甙,苦龍膽酯甙,痕量苦當藥酯甙;
苦甙總含量可達4.35%,而龍膽苦甙含量為4.15%。
3.三花龍膽 根含裂環烯酸萜類成分:龍膽苦甙,當藥苦甙,當藥甙,痕量苦當藥酯甙;
苦甙總含量為3.95%,而龍膽苦甙含量為3.66%。
還含三花龍膽甙(TCMLIBifloroside)。
4.滇龍膽 根含裂環烯醚萜甙類苦味成分:龍服苦甙,當藥苦甙,當藥甙,痕量苦龍膽酯甙,痕量苦當藥酯甙;
苦甙總含量5.10%,龍膽苦甙含量5.01%。
地上部分含龍膽堿,秦艽堿乙(gentianidine),秦艽堿丙(gentianal),β-谷甾醇(β-sitosterol)。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
1.生于海拔200-1700m的山坡草地、路邊、河灘灌叢中以及林下草甸。
2.生于海拔110-1100m的山坡草地或潮濕地區。
3.生于海拔440-950m的草地、林間空地、灌叢中。
4.生于海拔1100-3000m的山坡草地灌叢中、林下及山谷。
資源分布
1.分布于東北及內蒙古、河北、陜西、新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2.分布于東北及河北、山西、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3.分布于東北及內蒙古、河北。
4.分布于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
喜溫涼濕潤氣候、酸性土壤,在橫斷山區海拔3000米以上的林間草地、草甸、流石灘等處,生長最為普遍。
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擇輕黏土、腐質土為好,不易高燥和陽光直射強烈的地區栽培。
地整好后,翻耕,施農家肥。
2.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
龍膽種子細小,千粒重約24毫克,萌發要求較高的溫濕環境和光照條件。
25℃左右7天開始萌發,幼苗期生長緩慢,喜弱光,忌強光。
生產上種子繁殖保苗有一定的難度。
一定要精耕細作,加強苗期管理,保持苗床濕潤,用葦簾遮光。
(2)分很繁殖法
秋季挖出地下根及根莖部分,注意不要損傷冬芽,將根莖切成三節以上段,連同須根埋入土里,覆土,保持土壤濕潤,第二年即可長成新株。
(3)扦插繁殖
花芽分化前剪取成年植株枝條,每三節為插穗,剪除下部葉片,插于事先準備好的扦插苗床上,立即澆水,土溫18~28℃約3周可生根,成活率和達80%左右。
3.田間管理
龍膽幼苗生長緩慢,生長年限長。
苗期應及時除草,春季干旱時應灌水,雨季注意排水。
花期追肥,如不留種,8月花蕾形成時應摘蕾,以增加根的產量。
植株枯萎后清除殘莖,再在畦面上蓋3~5厘米糞土,以保護越冬芽安全過冬。
4.病蟲害防治
褐斑病、斑枯病、花蕾蠅等可用常規方法防治。
觀賞價值
龍膽科植物中有觀賞價值的有華麗龍膽、流蘇龍膽、蘭玉簪龍膽、葉萼龍膽、大花龍膽、寬花龍膽等。
龍膽以其絢麗多姿的花形花色,贏得了人們的鐘愛。
藥材基源
龍膽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龍膽(Gentiana scapa Bge.)、條葉龍膽(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三花龍膽(Gentiana triflora Pall.)和滇龍膽(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根和根莖。
?。ㄇ叭N習稱“龍膽”,后一種習稱“堅龍膽”)
考證出自1.《本經》。
2.《本草圖經》:龍膽,宿根黃白色,下抽根十余本,類牛膝。
直上生苗,高尺余。
四月生葉,似柳葉而細。
莖如小竹枝。
七月開花如牽?;?,花作鈴鐸形,青碧色。
冬后結子。
苗便枯。
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根陰干。
浙中又有山龍膽草,味苦澀,取根細銼,取生姜自然汁浸一宿去其性,焙于,搗,水煎一錢匕,溫服之,治四肢疼痛。
采無時候,葉經霜雪不雕,此同類而別種也。
采收和儲藏春、秋季采挖,以秋季10月中、下旬采挖質量較好,選大的除去莖葉,洗凈,干燥。
小的可做種根用。
炮制方法采挖后,除去莖葉,洗凈,曬干。
性狀龍膽根莖呈不規則的塊狀,長1~3cm,直徑0.3~1cm;
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莖痕或殘留莖基,周圍和下端著生多數細長的根。
根圓柱形,略扭曲,長10~20cm,直徑0.2~0.5cm;
表面淡黃色或黃棕色,上部多有顯著的橫皺紋,下部較細,有縱皺紋及支根痕。
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皮部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木部色較淺,呈點狀環列。
氣微,味甚苦。
堅龍膽 表面無橫皺紋,外皮膜質,易脫落,木部黃白色,易與皮部分離。
規格等級龍膽現行國家標準:分為山龍膽及堅龍膽兩種:
山龍膽 統貨 干貨,呈不規則塊狀,頂端有突起的莖基,下端著生多數細長根。
表面淡黃色或黃棕色,上部有細橫紋。
質脆易折斷。
斷面淡黃色.顯筋脈花點,味極苦。
長短大小不分。
無莖葉、雜質、霉變
堅龍膽 統貨 干貨。
呈不規則的結節狀。
頂端有木質莖桿,下端著生若干條根,粗細不一。
表面棕紅色,多縱皺紋。
質堅脆.角質樣。
折斷面中央有黃色木心。
味極苦。
無莖葉、雜質、霉變 。
以上是“龍膽草,龍膽草的功效與作用”的詳細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