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與“理清”(咬文嚼字)?
蘭州網友高媛在新浪網知識人愛問中提問:“厘清事實真相”是不是規范的用法?“厘清”的“厘”是什么意思?
查《現代漢語規范詞典》得知,“厘”是大家熟悉的計量單位,常用于“厘米”、“毫厘”等組合中。
除此之外,“厘”字還有一個意思,就是作動詞使用,有“整理、治理”的意思,可以組成“厘定”、“厘清”、“厘正(訂正)”等詞。
這些詞主要用于書面語,在別的場合使用比較少,因此,不少讀者對它比較陌生。
由此看出,“厘清事實真相”的用法沒有錯。
在“厘清事實真相”中,“厘清”就是“澄清,查清楚”的意思;
換句話說,“厘清事實真相”就是查清事實真相的意思。
這里如果改為“理清”,則是不準確的。
“理清”一般用于有條理的事物,比如“理清頭緒”、“理清脈絡”、“理清思路”等。
恰巧,在某市教育網上,看到一則新聞《市教科所送“科”到學?!?,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此次研討,使大家厘清了思路、明確了工作方向、學到了行動的方法。
”不難看出,這里的“厘清”應改為“理清”。
“厘清”的支配對象往往是“關系”、“原則”、“任務”等。
在“厘清”之前,人們或許對某個問題或現象沒有分辨得很清楚;
“厘清”之后,往往就劃分了某種界限,使得某問題或現象的性質等得以分明地呈現出來。
句中改用“理清”就是說搞清楚、弄明白工作思路,語意更通俗、更清晰。
“厘清”與“理清”(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