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貂在取皮之前的生長期比較短,只有約5個月的時間,養殖人員為了促使貂早點生長冬毛 ,在每年7月份的時候還會給貂打激素。
在每年的9月份,從河北等地的收購商會來到這里收貂皮,部分公貂皮會出口國外 ,而大部分母貂皮則被廠家加工后在國內出售。
養貂春天配完種秋天收貂皮10月23日9點半,記者來到紅島街道辦,準備打車去殷家村,當記者說出目的地時,司機師傅就問記者:“你是過來收貂皮的吧?
怎么現在這個時候還過來?
基本上賣得差不多了。
”看來紅島的養貂基地已經頗有名氣。
十幾個村基本都養貂在路上的時候 ,記者問司機 ,“咱們這里養貂的人還挺多嗎?
”司機回答記者,“我們這里養貂的人很多,全鎮一共16個村,幾乎是村村都養貂,每個村子里都劃有單獨的一塊地方專門用來養貂。
每當到出貂皮的時候,來我們這里的外地人就特別多。
”在接下來的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紅島街道所屬的村落確實大部分村民都在養貂。
殷家村的村民老辛(化名)對記者說,“據我了解,我們鎮一共十六七個村,基本上每個村都有專門的養貂場地 。
之前我們這里養貂的人不多,后來人們都知道養貂比種地 、下海都好,掙錢多。
親戚朋友什么的也都介紹認識的人養貂,到后來養貂的人越來越多,但基本上都是散戶,沒有大規模的那種養殖場。
就拿我們村來說,一共有兩片大的地方專門養貂,我們家所處的這個地方是比較大的,這兩塊地方加起來大約有兩百畝地吧,有一百多戶人在養貂,但是這些養貂的不都是我們村的 ,一些別村的人也到我們這里養貂。
”5個月就可以取皮老辛已經有二十多年的養貂經驗,說起養貂的訣竅他說,養貂其實很簡單,他對記者說——基本上,貂的配種期都是在每年2月20日到3月10日,以前配種的時間要稍微晚點,一般是2月25日到3月15日,后來我們摸索出經驗來,感覺配種期稍微提前對于產仔的數量沒有什么影響,所以我們現在都把時間提前了。
因為我們在賣貂皮的時候,都是按照個數來賣的 ,所以貂的個頭越大就越好。
小貂在夏天的時候因為天氣熱,吃得少長得也慢,如果早產仔的話,小貂可以在涼快的時候多吃食,就可以長得個頭大一點。
在配種期結束以后,大約再過40天,也就是在4月10日左右,母貂就開始產仔了。
新產出來的幼仔等到7月份的時候就處于育成期了。
到每年9月底的時候,我們基本上就可以殺貂取皮了。
在這個時候 ,我們也要提前選出個頭比較大、身體也比較健康的公貂和母貂,留著等到來年的時候再繁殖。
記者一算,從4月份小貂出生開始,到9月份被殺掉取皮,貂的生長期只能有5個月左右的時間。
繁殖期母貂吃營養餐當公貂與母貂完成繁殖的任務以后,公貂一般避免不了被殺掉取皮的命運,但是母貂因為處在孕期,所以受到高規格的待遇,“母貂在懷仔的時候,特別容易受到驚嚇而流產,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一般都得特別小心,要是有什么大車經過或者像放鞭炮這樣大的動靜,都很有可能嚇得母貂流產。
”老辛向記者介紹說,“而且在母貂懷仔的這段時間,也要注意補充母貂的營養。
除了平時吃的食物要保持新鮮以外,還要加一些雞蛋、雞肝、牛奶等比較有營養的東西,從母貂懷仔到小貂分窩大約得85天左右吧,都得喂母貂這些營養品。
”記者了解到,在母貂產仔的這段時間,因為對飼料的要求比較精細,所以造成飼料的價格也比較高,成本也會相應提高。
老辛對記者說,“不光是母貂要吃這80多天的營養餐,小貂在成長的前期也要吃將近兩個月的營養餐。
在小貂成長的前40天里,我們晚上也要值班,隨時去看看有沒有小貂從籠子里面掉出來。
在小貂長到20天左右的時候,就得挨個給小貂喂食,那段時間也是最累的時候。
”老辛介紹說,每當夏天的時候,是貂最容易發病的季節,“因為夏天特別熱,所以一定要保持食物的新鮮 。
如果給貂吃了不新鮮的食物,貂就很容易發病。
一發病不僅耽誤了貂的生長,而且有的時候可能就病死了。
”打激素針讓貂換厚毛當小貂成長到7月份以后,基本上就處于育成期了,但是為了讓毛皮的質量更好,要讓貂換上冬季的毛再取皮。
如果貂是正常換毛,一般要等到冬季來臨的時候才能換上冬毛,為了讓貂能更早地換上冬毛然后再取皮,這些養殖戶一般在貂基本上長成以后,給它們打上激素針,促使貂盡快地換上冬皮。
“每年7月份等貂長成了以后,我們就會給貂打激素,促使它提前換毛,打了針大約能讓貂提前40天開始換毛,從7月份打完激素以后,再過80天左右,小貂就可以最后成熟了。
”老辛對記者說,“如果沒有打激素,那一般就要等到11月15日以后才能殺貂,不過要是打上激素,在每年的9月份就可以殺貂取皮了。
”對于激素是否會對貂皮毛的質量產生影響,老辛對記者說道,“打激素只是讓貂換毛的時候提前,對于貂皮的質量沒有什么影響。
其實這里面的道理很簡單,就像我們人穿衣服一樣,咱們夏天穿的衣服和冬天穿的衣服哪個要厚?
冬毛的毛絨比較厚,而且色澤也比較好,看起來也非常亮。
”貂皮分為春皮和秋皮在與老辛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 ,一年當中,一共有兩個產貂皮的時間。
第一個時間是在每年的二三月份,在進行完貂的配種以后,養殖戶就會取公貂的皮。
第二個時間是在每年的9月底,在留下相應的公貂和母貂留待來年繁殖后,剩下的貂都會用來取皮。
“二三月份殺公貂取來的皮,我們一般叫春皮。
而在9月份取的皮我們一般叫秋皮。
不管是春皮還是秋皮,一般來說差別不是不大,秋皮一般都是第一茬的皮毛,公母都有,而春皮因為貂過了整個冬天,所以皮毛能更厚一點,更飽滿一些,當然這主要都是公貂的皮。
在養貂的過程中,也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要是貂長得夠個頭,熟得早就可以早殺。
等到收秋皮的時候 ,我們就會有上千只貂可以取皮了。
”老辛向記者介紹說,“其實不管是養了幾年的貂,它們的皮毛質量都差不多,因為貂隨著季節的變化,也會相應地褪毛換毛。
”記者還了解到 ,為了第二年能有足夠的貂繁殖下一代,也考慮到飼養成本的問題,所以在留貂繁殖的時候 ,留下公貂和母貂的數量也是有一定比例的 ,“我們在留貂繁殖的時候,主要挑那些毛色好一點的、個頭大一點的 。
留下公貂和母貂的數量,我們一般是按照1:4的比例,也就是說如果母貂留400只,那公貂一般就留100只。
”老辛向記者介紹說。
收貂整張公貂皮280元,母貂皮能賣200元每當到養殖戶開始殺貂取皮的時候,外地的收貨商也陸續來到本地收貂皮。
這些收貂皮的人主要來自哪里?
老辛對記者說,“這些人比較集中,大部分人來自河北。
”記者了解到,每年9月底是比較集中的收貂皮時間,外地商家會直接開著車過來收貂皮,也有一些商家找一些當地的人幫忙收貂皮。
關于貂皮的價格老辛非常了解,他向記者介紹說——我是在1986年開始養貂的,當時母貂皮每張20塊錢,公貂皮每張40塊錢。
一開始的時候,公貂皮的價格是母貂皮的兩倍,但現在價格差距拉近了,因為母貂皮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據我了解,我們這里的貂皮,一般情況下公貂皮會往國外出口,而母貂皮都內銷(也就是在國內加工銷售)。
因為母貂皮比較輕巧,毛也比較細軟,所以會被大量地用來制作女士外套,這樣母貂皮的價格就慢慢漲起來了。
我記得貂皮價格比較高的時候是在 2006年,當時公貂皮的價格在每張400塊錢左右,而母貂皮的價格在每張200塊錢左右。
從那時起,我們這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貂,貂皮的價格就降下來了。
根據我的分析,2007年到2009年這三年里,我們養貂這個行業一直都不太景氣。
公貂皮的價格在每張200塊錢左右,母貂皮的價格每張大約100塊錢。
今年貂皮價格升上來了,公貂皮每張280塊錢,最貴的時候能賣到每張300塊錢,而母貂皮的價格每張大約在200塊錢,我們這些養貂人的收入也多起來了。
老辛介紹說,每年賣貂皮的時候,也有很多養殖戶會冷藏一部分貂皮等待更高的價格,“其實就像是種菜、種地一樣,如果有人看現在的價格不如意,就會把東西存起來,我們一般都是把處理好的皮毛放到冰柜里,等到以后看看有沒有機會把價格賣高一點。
”在老辛家門口對面的房間里 ,記者看到了兩個大冰柜,老辛打開冰柜,記者看到冰柜里面滿滿地都是貂皮,這些貂皮已經被處理過,被疊成長方形。
老辛對記者說,“一般來說,到現在這個時候,大批收貂皮的都已經過去了,我們也算是預存點貨,如果有更好的價格就賣了。
”記者一邊摸著貂皮一邊問,“怎么來看貂皮什么樣是好的???
”老辛介紹說,“一時之間也說不清楚,得有經驗的人才能區分開。
之前過來收貂皮的老板,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簡單來說主要是看手感,吹捏一下。
”記者不解地問道,“怎么吹捏呢?
”“其實簡單來說,吹就是用口吹一下,看一下貂毛的柔軟程度,捏就是用手捏一下,感覺貂皮的厚薄。
”問貂從貂皮到貂皮大衣,他們掙了多少記者隨后與另一位養貂的老尹(化名)聊了起來,老尹向記者介紹說,“今年白貂皮的價格比黑貂皮要高一些,之前的價格差得不是很大,今年每張白貂皮比黑貂皮要貴二三十塊錢。
”正當記者與老尹談貂皮價格的時候,老尹的妻子對記者說,“不是說今年貂皮的價格貴點我們就有多少利潤,其實我們這個行業的成本也很高。
”隨后老尹向記者介紹說,“現在養貂的成本確實越來越高了,用來喂貂的魚排,以前每斤只要6毛錢,現在已經漲到一塊三毛多了,還有喂貂用的玉米,價格也比以前貴了很多。
我們養出的每只貂,光飼料成本就得100多塊,這還不算人工和設備什么的成本。
”記者也對貂皮大衣的價格做了一個籠統的計算,當然中間沒有包括交通費、加工費、店鋪費以及人工費等因素。
按照記者了解到的今年的價格情況,養殖戶每養一只貂的利潤在100塊錢左右。
而貂皮經過加工企業的加工以后,形成完整的貂皮大衣,價格就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記者了解到,一件長款貂皮大衣需要二三十張貂皮,如果按照每件大衣30張母貂皮算,那一件貂皮大衣最起碼的成本是6000元,記者從海寧生產企業那里了解到,一件長款水貂大衣的價格大約在8000元到12000元,如果按照每件8000元的出廠價算,那加工企業制作出每件衣服的利潤就是2000元。
記者在與海寧本地生產企業接觸的過程中了解到,貂皮大衣制成以后,從生產廠家到批發店鋪,從價格上來說每件貂皮大衣的利潤最大可以達到七八百元。
而記者從海寧皮革城的各批發店鋪了解到,每件長款貂皮大衣的批發價格從八九千到13000元左右,這就是說皮革城店鋪每賣一件大衣的利潤可達七八百元甚至更多。
青島的皮草城基本上都是從海寧皮革城進貨,而貂皮大衣在青島的售價標簽價格多數達到三四萬,但是一般店鋪都會以3折左右的價格出售,所以實際價格大約從接近10000元到15000元,也就是說,在最后環節每出售一件貂皮大衣,商家的利潤大約在1000元到兩三千塊錢。
文/圖 記者 張林盛
以上是“一件貂皮大衣成本到底有多少”的詳細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