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白芍_炒白芍的制作方法_炒白芍的功效和作用?
白芍是常用的一種中草藥,白芍所具有的功效就是能夠起到保護肝臟,養血以及止痛。
而炒白芍,當然就是指的將白芍炒一下用來做藥材。
但是這種炒白芍的做法就是要將白芍與麩皮一起炒才行。
而炒的時候必須要將白芍炒到發黃,效果才是最好的。
1炒白芍的功效和作用
炒白芍中所含有的芍藥甙對人體因醋酸引起的疼痛,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因甘草中含有的甲醇復合物對于這種疼痛也有明顯的鎮痛作用,所以兩者可以同用,效果更好。
炒白芍中的提取物對于肝臟有保護作用。
如提取物乙醇能夠降低同功酶的活性,可以對抗肝臟組織中的噬酸性變性以及壞死。
炒白芍對于腸胃管道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防止腸胃組織自動收縮產生的痙攣反應。
炒白芍可以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可以吞噬一些病變的細胞,從而起到免疫的作用。
炒白芍對于一些炎癥有抵抗作用,如關節炎。
炒白芍還可以調理月經不調,腹痛泄痢、養血止痛、治療胸腹脅肋引起的疼痛。
2炒白芍的作用
1、炒白芍對肝臟的作用
炒白芍中有一種稱作乙醇的提取物,這種物質會降低同工酶的活性,并且對抗肝臟組織中是酸性變形和壞死。
對肝臟起著默默的保護功效。
2、炒白芍對腸胃的保護作用
炒白芍可以防止腸胃組織自動收縮產生的痙攣反應,可以保護腸胃不利的人群。
3、炒白芍的鎮痛效果顯著
炒白芍中含有芍藥甙,可以緩解人體的酸痛感。
另外,他還能配合甘草一起用,這是因為甘草中含有的甲醇復合物對疼痛感的消減也起作用。
4、炒白芍的其他功效
炒白芍能抗炎、吞噬病變的細胞、能抵擋婦女痛經時候的疼痛感。
養血止痛不在話下。
3炒白芍的鑒別
白芍是常用補血藥,性涼,味苦、平,入肝、脾經,具有養血調經、柔肝止痛等作用。
為緩解藥性,增強養血斂陰之功,臨床常用炒白芍這一炮制品種。
炒白芍是用生白芍飲片,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微黃色即得。
白芍是安徽和浙江的道地藥材,栽培規模大,市場價格穩定,一般少見偽品,但筆者工作中發現個別飲片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加工的炒白芍存在問題。
這種炒白芍顏色微黃色,外觀和正品炒白芍極相似,但無炒香氣,掰斷后可見斷面角質樣,色白,和生白芍一樣。
原來這種炒白芍并未經過炒制,而是取蔗糖熬制到黃棕色,加水調制后對生白芍進行染色,干燥后就和炒白芍的外觀十分相似了。
市場上炒白芍的價格每公斤大約高出生白芍兩元左右,因此,這種染色的炒白芍具有較高的利潤,而且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不加以留意很容易上當。
白芍經過炒制后,其外皮微黃色,有輕微炒香氣,包裝中多少可見炒制后的碎屑,取飲片掰斷后斷面略呈土黃色,可以和染色炒白芍區別。
這種作假的炮制品種起不到應有的炮制作用,使用時不可不辨。
4炒白芍的制作方法
炒白芍的原材料為白芍,顧名思義是炒出來的。
即將熱鍋中倒入1公斤左右的麩皮(小麥的外皮,磨面的時候外皮會甩出來),按照1:10的比例,等到麩皮冒煙的時候倒入切好的10公斤白勺片,將白勺片炒到顏色微黃,就可以了。
將白芍片取出置涼,我們的炒白芍就大功告成了。
炒白芍對于許多病癥都是有著不錯的治療效果的,而人們在平時如果想要選擇炒白芍來治病的話,還應注意的是,因虛寒引起的腹痛腹瀉者是不適宜服用炒白芍的。
5生白芍和炒白芍的區別
處方中寫白芍、杭芍、大白芍均指生白芍,為原藥去雜質,潤透切片,生用入藥者, 藥性偏涼。
白芍平肝止痛,止汗。
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自汗,盜汗。
炒白芍又稱炙白芍。
為白芍片用麩以文火炒至微黃,略帶焦斑,篩去麥麩,晾涼入藥者,藥性稍緩,以養血斂陰為主,炒后長于養血和肝,多用于肝旺脾虛痛瀉者。
對于炒白芍、生白芍這些中醫藥材,相信大家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
在這里還要告訴大家一點,白芍屬于寒性藥物,所以由虛寒引起腹痛腹瀉不可服用炒白芍。
對于這點,大家要多多注意。
炒白芍_炒白芍的制作方法_炒白芍的功效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