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鵝課文原文?
課文記敘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再不怕鵝的故事。
這篇文章故事性強,是一篇語言生動、童趣十足、又蘊含一定哲理的文章。
牛和鵝課文原文
大家都說: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
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
我們都很相信這句話。
所以我們看到牛,一點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樹枝去觸它的屁股,用破腕片去刮它的皮呢!
可是牛像是無所謂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幾甩。
有的孩子還敢扳牛角,叫它跪下來,然后騎到牛背上去。
可是當我們看到鵝,那就完全兩樣了:總是遠遠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
要是在路上碰到鵝,就得繞個大圈子才敢走過去。
有一次,我們放學回家,走過池塘邊,看見有四只大白鵝在靠近岸邊的水里游。
我們馬上就不響了,貼著墻壁悄悄地走過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們看見了會追過來。
這時,有一個頑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們來,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聲。
鵝聽見了,就豎起頭來,側著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搖一擺地、神氣地走過來;
還伸長脖子,“吭吭”地叫著,撲打著大翅膀,好像眼里根本沒有我們似的。
孩子們大喊了一聲,急急逃跑。
這使鵝追得更快了。
我嚇得腿也軟了,更跑不快。
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就“啪嗒啪嗒”地跑了過來,“吭,吭”地趕上了我,“吭,吭”地張開嘴,一口就咬住了我當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
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鵝要吃我了!
鵝要咬死我了!
”
大概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這只老雄鵝,它用全身的力量來拖我,來啄我,并且扇動翅膀來撲打我,我幾乎被它拖倒了——因為當時我還很小,只不過和它一樣高呢!
況且還有別的幾只鵝在后面“吭吭”大叫著助威。
就在這時候,池里劃來了一只小船,捉魚的金奎叔從船里跳上岸。
金奎叔是個結實的漢子,他伸出胳膊來比我的腿還粗。
他飛快地走了過來,一把握住了鵝的長脖子。
鵝用腳爪劃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氣是那么大,他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
老雄鵝害怕了,好不容易掙脫束縛,張開翅膀,跳進池里,逃命了。
金奎叔給我穿上鞋,拾起書包,用大手摸摸我的頭說:“鵝有什么可怕的!
會把你嚇成這樣。
”
我說:“鵝,因為鵝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呀!
”
金奎叔說:“讓它這樣看好了!
可是,它要是憑這種來欺負人,那咱們可不答應,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
記著,下次可別再怕它們了。
”
我記著金奎叔的話,以后一直不怕鵝了。
有什么要怕的!
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
怕它干嗎?
果然,我不怕它,它便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幾聲,扇幾扇翅膀,就搖搖擺擺地走開了。
看到牛,我也不再無緣無故欺負它了,盡管它把我們看得比它大。
直到現在,我還記著金奎叔的話。
簡介
文章故事性強,是一篇語言生動、童趣十足、又蘊含一定哲理的文章。
尤其是描寫“我”被鵝追趕這一部分時,作者將鵝的神氣十足、膽大妄為,以及“我”的狼狽不堪、慌忙逃竄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細致刻畫,通過對鵝的動作的傳神描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話,告訴我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牛和鵝課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