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該事件影響,10月15日ST羅頓股價開盤跌停。
當日收盤,ST羅頓股價下跌5.10%,報收2.79元/股,對應市值12.2億元。
圖@視覺中國
作者 | 市界 彭碩
編輯|老拿
2019年至今,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10多名實控人被立案調查。
現在,這一名單中又添了一位新成員。
10月14日晚,上市公司ST羅頓發布公布重大事項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文昌市監查委員會出具的立案通知書及留置通知書,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李維被立案調查并被采取留置措施。
公司方面稱,李維僅任公司董事職務,不參與日常經營管理事務,不會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產生影響。
那么李維究竟因何原因被抓?
就此疑問,市界致電ST羅頓一位內部人士,對方稱,具體被抓原因他也不是很清楚,他猜測可能是涉嫌行賄。
至于李維被抓后對公司的后續影響,他則給出了同樣的答復——李維只有一個董事職務,因此被“抓”對公司沒什么影響,“上市公司類似的情況有很多,也沒什么特別的。
”
受該事件影響,10月15日ST羅頓股價開盤跌停。
當日收盤,ST羅頓股價下跌5.10%,報收2.79元/股,對應市值12.2億元。
說好增持卻抵賴
還曾因坑老同學被實名舉報
此事件前,李維上次引起外界關注是因一次股票增持事件。
2018年5月10日,在公司股價連續下跌的背景下,李維及一致行動人夏軍聯合公司部分高管作出了增持承諾:“李維及夏軍增持金額不低于3500萬元,不高于1億元;
而公司部分高管承諾將增持100萬元至300萬元。
”
期限到了后,其他高管如約完成增持計劃,李維和夏軍僅僅完成增持金額305.57萬元,尚不及當初增持承諾下限的十分之一。
事后,李維方面又做出承諾:決定將增持計劃延期半年至2019年5月10日履行。
沒想到,李維和夏軍在延期的這半年內一股都沒有買,且公告表示將終止本次增持計劃。
針對此事,上交所于9月20日對李維和夏軍二人發出《紀律處分決定書》,對其“未完成增持遲諾決定終止增持計劃”的行為通報批評。
除不信守承諾外,李維還被曝光坑害一起創業的老同學,以至于被其實名舉報。
蘇曉萌、昂健分別是李維的高中和大學同學。
1992年,三人共同成立了黃金海岸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黃金海岸集團”)。
開始時,李維、蘇曉萌、昂健的持股比例分別為40%、40%、20%。
1999年,公司改組上市,黃金海岸集團成為上市公司羅頓旅游股份公司(現改名為“羅頓發展”)的控股股東,上市前持股比例為44.59%。
有報道稱,出于對李維的信任,蘇曉萌、昂健并未在上市公司擔任具體職務,李維則成為羅頓發展的董事長兼法人代表。
但李維隨后通過減持轉讓等方式將黃金海岸集團的股權逐漸稀釋,目前黃金海岸集團股權已經不在羅頓發展公司十大股東股東之列。
這個過程中,蘇曉萌和昂健兩位創始股東的股權自然也被大幅度稀釋,股東權益受損嚴重。
2017年12月中旬,忍無可忍的昂健和蘇曉萌向證監會實名舉報稱,李維曾多次非法侵吞上市公司核心資產,伙同其妹夫夏軍以重組名義搞非法借殼上市。
同學間上演了一出“A股版同室操戈”的戲碼。
公司利潤連降
股價兩年縮水超7成
近幾年,外界一直存在著李維在掏空上市公司的聲音。
2018年7月,有網友在股吧里留言稱,開始感覺李維還是個做事的人,現在感覺李維一心在掏空上市公司、格局太小。
不管李維最終有沒有掏空公司,ST羅頓一天天在走下坡路。
Wind數據顯示,2015年開始,ST羅頓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已經連續4年為負。
2019年上半年,ST羅頓實現營收4316.9萬元,同比增長24.07%,但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1518.5萬元,繼續虧損。
21世紀經濟報道曾報道稱,李維已經不怎么管上市公司的事情,其主要精力放在了教育上。
企查查信息顯示,李維旗下有一家德稻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德稻公司”),于2001年成立,注冊資本3.5億元,主要經營范圍包括投資、投資管理,投資咨詢、教育咨詢、企業策劃。
該報道稱,德稻公司當前的主要工作還是以做宣傳培訓為主,請了不少大師來做演講。
業績承壓之下,公司股價持續走低。
據Wind數據統計,自2018年1月1日至今,ST羅頓的股價已從最高點跌去了超70%,對應市值蒸發超過30億元。
以上是“天山股份吧-南風化工吧-又一上市公司老總被抓:內部人員稱可能行賄,曾因坑同學被舉報”的詳細解讀。